股票如何买杠杆基金-财经题材-【东方资本】,2025年短线股票,哪些股票不能买,十大证券公司排名

NEWS CENTER

新聞中心

“以房養老”保險能否成為主流?

日期:2016-08-12?閱讀:

 來源:杭州日報

 

       中國有句老話,“60歲前人養房,60歲后房養人”。然而,將房屋反向抵押的“以房養老”保險自試點以來,應者寥寥。根據相關機構數據,在試點兩年的過程中,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武漢等四城市僅有60戶投保。

      今年7月份,中國保監會宣布擴大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范圍,部分省的地級市也被納入其中。

      保監會稱,“以房養老”是一種突破傳統養老理念的創新型養老方式,也是一個小眾業務,是保險業參與“以房養老”的一種探索。那么,這樣的創新型養老方式未來能否成為主流?

      對此,本期投資有道特邀三位保險業資深人士為我們解答疑惑。

 

我國需要 “倒按揭”式的“以房養老”保險

 

       近日,中國保監會宣布擴大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范圍,杭州被納入其中。“以房養老”保險再次躍入人們的視線,也引起了一些人的關注。那么,目前試點推行“以房養老”保險的實質是什么?

      柴效武:我于2002年提出的“以房養老”觀念,是一種用住宅價值養老的新理念。利用住宅價值自然增值的特性,通過反向抵押貸款,用住宅余值來養老,從而減輕乃至消除其中年期養老儲蓄壓力。而倒按揭只是其中一種操作工具。我國需要倒按揭模式,更需要多種方式并舉共行的以房養老。

      史曉琦:現有的“以房養老”保險是“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”保險。將現有居住房屋的價值按照預測投保人的余命月數,分攤到每月領取一定的金額作為養老金補充,投保人依然擁有房屋所有權和居住權,等投保人去世后,保險公司獲得該房屋的處置權。但這類保險無論從設計、保費構成、產品合約、投保流程、理賠流程等都是較復雜的。需要針對不同的投保人的房產進行盡職調查,同時要由第三方對房產折舊、市場價格等進行評估并由雙方認可確認。

      蔣衛民:中國家庭的財富主要集中在房產上,此類保險提前將房產價值變現,可以彌補不少家庭養老缺少現金流的問題。此類保險比較適合“丁克一族”和“失獨老人”,由于沒有傳統的養兒防老的條件,又需要在老年有一個較好的養老補充,利用房產價值進行“以房養老保險”的補充,是一個適合的選擇。

 

四大城市試點兩年僅60戶投保

 

       2014年6月,保監會下發以房養老保險試點通知。2015年3月,首款反向抵押保險產品獲批上市銷售,一年多以來,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武漢等四大試點城市只有60戶投保。那么市場為何如此遇冷?

       柴效武:觀念新穎,希望晚年生活質量高,并且手中有多套住房的老人更愿意通過此類方式養老。但是“養兒防老”的傳統觀念在國內依然是社會主流,絕大多數老人希望把房子留給孩子。此外,目前國內的政策環境,保險公司不愿參與的態度,也給“倒按揭”帶來了問題和挑戰。一個新生事物推出,需要一個過程,美國的倒按揭推出到最終興旺發達,用時10多年。

       史曉琦:目前的“以房養老”保險產品設計,在沒有大數據支撐的情況下,保險公司一定會按照最謹慎原則來設計,這意味著,保險公司的產品價格一定是很高的,所以,目前來看,“以房養老”保險沒有任何吸引力。

       蔣衛民:房產價值是以現在的評估價為準的,保險公司要承擔房價下跌的風險,因此對于推行此類保險的興趣都不大。而評估價一旦確定是不能更改的,未來房價上漲后的增值部分無法及時體現到養老金上,投保人對此的接受度也不高。

 

“以房養老” 保險能否解決中國式養老問題?

       作為目前國內唯一一家推出“以房養老”保險產品的險企,幸福人壽認為此類保險讓老人的房子提前變現,實現了老人居家養老、增加可支配收入、終身領取養老金三大功能,給有需要的老人提供了多一種養老選擇,是現有社會養老體系的有效補充。

       柴效武:將養老保險、社會保障與房產養老相結合,達到保險資金“從養老中來,到養老中去”的新型循環機制。而房子正是未來養老的重要補充,以房養老未來必將大行其道。

       史曉琦:“以房養老”保險在中國要生根發芽,還需要有很多的路要走,想靠保險公司來完成,顯然是力不從心的。保險公司所提供的產品只能是對于社會基本養老模式的一種補充。比如目前很多保險公司已經在開發高端養老社區產品,為現有保險客戶提供未來的入住資格。

       蔣衛民:此類保險不符合中國家庭財富傳承的傳統觀念,很難成為主流養老模式。但隨著中國老齡化問題日益嚴峻,必須對不同的社會養老模式進行摸索,尋求一種以社會基本養老為主、其他養老模式為輔的組合養老模式。

 


?

掃描二維碼

關注官方微信號

400-116-1960